导读:随着实施方案中提及的保险业协会研究建标准、搭体系,为风险减量服务创造沃土的背景下,包括财险公司在内的保险业各方有待把握机遇。
年内暴雨台风接连“找上门”,各方对风险减量服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随之加深。因为保险经营不单单是风险收集和共担的过程,还能够利用成功的商业模式主动而有效地削减各类社会风险。
当前,风险减量服务正在被各地狠抓落实。随着年初《意见》的发布,今年以来,包括黑龙江、湖南、福建在内的多地相继发文强化辖区保险业风险减量服务。
对于推动风险减量服务进一步落地的背景,在朱少杰看来,长期以来,财险公司的保险保障服务的重心是放在损失勘查、核算、赔付等事后补偿环节,风险减量服务要求保险公司在防灾防损、减灾减损等事前预防环节更有作为。
与此同时,保险业亟待以风险减量管理为切入点,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保险业实现转型并进入到价值经营时代。基于此,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专门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的企业,在投保人之间分散风险,并为灾害损失提供经济补偿是其基本职能,同时,开展有效的防灾防损,以降低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既是保险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投保人、保险人的客观要求。
“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是保险业保险+服务的具体体现,既能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也能提升保险公司客户的满意度,更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杨泽云进一步表示。
实际上,在重大灾害面前,财险业正不断加强防灾防损等风险减量服务的能力。保险业协会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635.52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61万人次,发送预警信息约7574.74万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1.78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22.77亿元。
风险减量如何“各司其职”
保险因风险而生,也必将因风险而发展。
随着实施方案中提及的保险业协会研究建标准、搭体系,为风险减量服务创造沃土的背景下,包括财险公司在内的保险业各方有待把握机遇。
风险减量服务已成为财险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方向,基于此,朱少杰表示,财险公司想获取新的业务增长和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力,需要精耕细作风险减量服务。财险公司应结合自身的业务专长,从熟悉的风险业务领域入手,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如何结合到传统的保险服务中来。财险公司自身风险减量服务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业务外包,利用好第三方力量,抢占市场先机。此外,财险公司应在保险业协会等机构的组织下,开展数据共享、合作研究等,推动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不止财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大施拳脚,第三方服务企业和相关科技公司也可以把握机遇,赋能财险公司风险减量服务的开展工作。“第三方服务企业可以弥补保险公司的风险预防职责欠缺,发挥它们对于特定风险规律的专业认知能力,辅助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朱少杰表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创新亦离不开科技支撑。“保险科技公司能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势,收集风险信息,开展风险定量分析,预测风险防控效果,进而支持保险公司做好风险防范决策。”朱少杰表示。
杨泽云也表示,包括保险科技企业在内的第三方服务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承保的保险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定价以及预警等。风险评估有利于企业和保险公司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管理;风险定价则在保险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手段激励个人或企业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谨慎行为,降低风险,从而降低自身保费;风险预警则在风险事故发生前及时通知个人或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尽可能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34403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